項目至今停工,現場荒草叢生。
央廣網河南分網1月9日消息 (記者 魏林甫 )河南浚縣黎陽社區棚改房項目一期工程(以下簡稱“黎陽社區棚改房工程”),總建筑面積為72960平方米,總投資10705萬元,2013年6月開工建設。
調查顯示,黎陽社區棚改房工程已經停工,招標涉嫌暗箱操作、弄虛作假等眾多問題。同時,該項目拖欠近1400萬元工程款,半年前已停工。
項目停工半年 疑點重重
2013年6月14日,黎陽社區棚改房工程對外公開招標。
《浚縣黎陽社區城市棚改房項目一期工程施工招標公告》顯示“(黎陽社區棚改房工程)已由鶴保安居[2013]3號文件批準建設,建設資金為財政資金及自籌,建設資金已經落實”。
2014年5月5日,黎陽社區棚改房工程公開開標,河南鑫河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鑫河”)被評為“第一中標候選人”。5月13日,該公司被確認為項目“中標單位”。
在項目現場,記者見到,項目部大門緊鎖,建筑材料散落地上,停工的樓房前荒草蔓延,大片枯萎的草叢在寒風中搖曳不定,現場倍顯冷清荒涼。
據反映,該項目涉嫌招標弄虛作假、拖欠工程款等眾多問題。
其實,在項目開標時,該工程已經開工建設近半年之久。
早在2013年2月28日,施工單位陜西華油建工鄭州公司(以下簡稱“鄭州華油建工”)簽署《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承建黎陽社區一期工程“主體結構、二次結構、水、電、消防、電梯等圖紙內項目”。同年11月,鄭州華油建工就進場施工了。
2013年7月12日,黎陽社區棚改房工程取得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該證“施工單位”一欄填寫的就是“河南鑫河建設有限公司”。此時,黎陽社區棚改房工程公開招標僅一個月,半年后,河南鑫河才被確認為“中標單位”。
《招標投標法》明確規定,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項目必須進行招標。項目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后方可施工。
沒有招標就有施工單位進入施工,沒開標前 “中標公司”就辦理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實際施工單位又與中標單位是兩家不同的公司,這中間有什么貓膩呢?
“我們按施工合同進場施工,河南鑫河中標后,經黎陽街道辦事處介紹,我們‘掛靠’在它下面繼續施工。之前,我們和河南鑫河根本就不認識”, 鄭州華油建工項目負責人龐某介紹。
同時,該工程至今仍拖欠千萬元工程款。
“當時,我們想這是政府惠民項目,不會拖欠工程款,把自己所有的家產抵押,還借了很多高利貸墊資”,龐某告訴記者。
2013年11月,鄭州華油建工進入現場施工,工程如期推進。可是,到達結算進度時,鄭州華油建工沒有如期得到工程款。
“現在還欠我們近1400萬工程款,包括農民工工資和墊付資金,都是救命錢”,龐某表示。
黎陽社區棚改房工程作為政府投資的民生工程,招標前“建設資金已經落實”,為什么會出現不能支付工程款的情況?落實的資金又去了哪里呢?
商業項目申請城市棚改房項目 回應:為政績
為了進一步弄清事情真相,記者來到了黎陽社區項目業主單位——黎陽街道辦事處。
針對相關問題,該辦事處城鄉一體化辦公室張主任做出回應。
張主任表示:黎陽社區作為城市棚改房項目,國家扶持資金已到位,但黎陽街道辦事處沒有錢,只能聯合綠土地置業采用“BT模式”操作,先有綠土地置業投資建設,建成后街道辦事處籌措資金回購;然而,操作過程中,綠土地置業資金鏈斷裂,無法支付工程款,項目停工。
張主任提供的《關于黎陽街道辦事處建設黎陽社區城市棚改房項目一期的批復》顯示:“資金來源:申請上級扶持資金及政府財政配套”。
“招標中的具體問題問綠土地公司”,關于招標出現的問題,黎陽街道辦事處城鄉一體化辦公室具體經辦黎陽社區項目事宜的陳主任表示。
“黎陽社區本來定位為商業項目,后來市政府(下達)給浚縣幾個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任務),其中分給黎陽街道辦兩個,(黎陽街道辦)就把黎陽社區申報成了‘棚改房’項目”,陳主任表示。
“為了完成任務,為了政績”,對于“要把商業項目申報為民生項目‘棚改房’的初衷”,陳主任確認說。
項目暗藏更多貓膩 又會如何善后
《浚縣黎陽社區項目建設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顯示,簽訂該協議的甲方為“浚縣黎陽街道辦事處”,乙方為“鶴壁市綠土地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土地置業”)。
關于黎陽社區的建設,《協議》約定,甲方同意以BT模式進行融資建設。
《協議》簽訂日期為2013年2月23日。
黎陽街道辦事處城鄉一體化辦公室張主任提供的《黎陽社區規劃建筑設計方案》顯示:
“(黎陽社區)建筑面積775065.38平方米(其中,含地下車庫面積96097.96平方米,儲藏面積49530.00平方米),本項目定位高標準的城市綜合開發項目”。
規劃定位為“高標準的城市綜合開發項目”的黎陽社區,在向上級申報時又成了“棚改房”項目,如此反復,難道僅僅“為了政績”么?
2013年7月23日,河南省住建廳發布的《關于公布2013年第七批房地產開發資質認定企業名單的通知》顯示:綠土地置業,法定代表人為魏某,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等級為“暫定”,資質等級遠低于“二級”。
《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管理規定》要求,二級資質及二級資質以下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承擔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以下的建設項目,各資質等級企業不得越級承擔任務。
顯然,綠土地置業根本沒有資質開發建設建筑面積達77萬平方米的黎陽社區。然而,黎陽街道辦事處卻和這樣一個沒有開發資質的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
“我們已經籌措到了資金,一定在春節前解決農民工工資;我們也對工程款做了預算決算,已有企業接手項目。明年3月份,接手企業入駐后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張主任表示。
然而,對于張主任的說法,龐某并不認同。
“我們找了好多次了,黎陽街道辦事處都是這樣說,推了今天推明天,什么時候算是個頭?我們等不起了”,龐某說。
農民工每天堵在家里要工資,債主們天天堵在家里催要借款,不堪其擾,妻子一怒之下離婚而去,所有的這一切讓龐某欲哭無淚。
然而,更讓人牽腸掛肚的是,黎陽社區棚改房工程難道真的會爛尾么?誰該為這樣的“爛尾”負責呢?這樣的“爛尾”政績工程能不能少一些,民生工程能不能多一些!
針對事件進展,本網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