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早間,浙江省奉化市錦屏街道居敬小區第29幢住宅樓的居民嚇出一身冷汗:自己剛離開不久的住宅樓突然坍塌。截至當日16時,已有6人被救出,其中1名女性經搶救無效死亡;仍有1人被困廢墟下。一幢建成僅20年的住宅樓,轟然坍塌,引起了該小區居民對住宅安全的擔憂。該小區居民多次找政府反映,事發前一天還打過電話,結果都沒有回應。(4月4日 新華網)
家是國人心中不可或缺的地方,在常人眼中,他是溫馨的港灣,風雨無阻的遮擋,是提供冷暖保護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還有家人在一起共同的分享。為了這個目標,我們滿懷希望把半生的積蓄投入在買房上,無論是節衣縮食,還是勞碌半生,都無怨無悔。面對房產事業的火爆,我們只能期盼政策的橄欖枝和地產商們的回心轉意,但越等房價卻堅強,我們唯有奮不顧身的追迎,或許才能讓自己的心理價位少受些傷。終其所有之后,拿到了屬于自己產權的房本,上面的70年打印,我們相信了,畢竟人生能有幾個70年,一生的時間足以在這里安然度過,原本以為買到房住上就可高枕無憂,卻因近年來各地頻發的“樓脆脆”事件,讓我們再次為此害怕起來。雖然都知道樓房有保質期,本以為是數十年開外的事,卻因各地的事態蔓延,讓夢想拉回了現實,一座樓房,居然在使用了20年后,轟然倒塌,是壽命惹的禍,還是質量的不堅強,其中原因值得我們思考。
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現在已是世界上建筑產出最大國,每年消耗著全世界40%的鋼筋和水泥,一座鋼筋水泥壘砌的樓房,竟然壽命僅在20年左右,這讓我們感到驚詫,想起了以前董存瑞炸碉堡時的情景,炸藥都無能為力的鋼筋水泥,卻經不起20年的時間考驗,這說的過去嗎?如果說20年以后轟然倒塌時合理,那么為啥國家的房屋產權要寫上70年,如果20年后房屋蕩然無存后,那么我們的房本豈不是成為了“空中樓閣”。筆者以為,既然國家規定了住戶享受70年的房屋產權,這必然是經過無數次論證得出的結果,現實中我們還從未見到過有樓房使用70年的,但也不能相去甚遠,一個樓房使用20年就轟然倒塌絕對與樓房建筑質量密不可分。4日早間,浙江省奉化市錦屏街道居敬小區一幢建成僅20年的住宅樓,轟然坍塌,截至當日16時,已有6人被救出,其中1名女性經搶救無效死亡;仍有1人被困廢墟下,引起了全社會對住宅安全的擔憂。在現場采訪時,居民反映最多的是房屋質量問題。居敬小區的居民說,小區樓房已有二十年歷史,外部墻皮大面積脫落,“多次有人找政府反映,結果都不了了之” ,據了解,居敬小區曾被評為2005年寧波市環保模范小區。在奉化市錦屏街道居敬社區居敬小區創建工作匯報材料中這樣寫道:該小區開發商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小區規劃建設,多項工程榮獲“甬江杯”及奉化市優質樣板工程稱號。設計中本著節約用地、節約能源的原則,盡量多地選擇綠色建筑材料。施工時實施圍欄建筑施工,圍欄施工率達100%,無建筑施工噪聲擾民事件。我們在其中多處看到了溢美之詞,承建單位大都屬于資質比較好的單位,卻因此次樓房的轟然倒塌,讓壘砌多年的信譽也哄然崩潰。這個呈報申請材料到底有水分與否?當時這些申報材料為何能夠得到批準,時隔多年,事實遠不比當年報告中說的完美無瑕,這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工程,為何能夠順利當選樣板工程?在房地產官員紛紛落馬的今天,那時的樣板工程是否也存有腐敗交易?
房屋有價,生命無價。面對使用20年就驟然倒塌的“樓脆脆”,我們幾乎沒有了抵制的勇氣,眼看自己的家園瞬間變成了一堆水泥鋼筋的垃圾,心中如同打翻五味瓶一般。使用20年的樓房嘎然而止轟然倒塌,究竟合理嗎?如果合理,為啥國家的使用權限比他年長許多,如果不合理,到底錯在那里?生命維以不永傷,血的代價告訴我們,一定要查清事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