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湖南地區強降雨引發洪澇災害影響,多名乘客曝料說,列車被困20多個小時,斷水斷糧,附近村民趁機兜售食物,雞蛋4元/個。而受此次水害影響,鄭州火車站十幾趟列車停運,購買到停運列車的乘客,可辦理改簽和全額退票手續。(7月17日 大河網-大河報)
災害是無情的,災害考驗的不僅僅是一地一縣的政府,更是整個社會的共同擔當。災害來襲,奮起救災抗災、確保安全是主旋律,然而偶爾也會有些不合拍的調子。比如一些商人乘機哄抬物價,大發災難財,這些人往往被冠以無良奸商之惡名,為社會所譴責、為政府所打擊的對象。由于水害影響,數趟旅客列車滯留湖南境內,附近村民卻對身處異鄉同為受災人的旅客們高價出售食品或水,扮演了一回“奸商”的角色。
其實從純市場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高價出售本無可厚非,畢竟供求關系的不平衡,災害時期生產生活資料價值增加。正因為是災害時期,受災村民同時也是整個社會的一份子,并未能體現出其相應的擔當。擔當不是苛求來的,是沒有硬性標準的,都是自發的同舟共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村民高價出售食品,難免讓人心中添堵。
與之相反的是車上的列車乘務組,據旅客爆料:列車在新勝利貨運停車站停車時,列車長派餐車兩名工作人員沿山路到二十里外去釆購新鮮蔬菜,并以10元價格的盒飯賣給乘客,解決列車乘客的吃飯問題。列車上并沒有因為食材取之不易而加價,“乘火打劫”,這就是責任和擔當,社會一份子的擔當,鐵路人的責任,在這里必須要為他們點贊!
說到這里,筆者以為災害面前,各部門之間需要做好聯動抗災救災。就新聞而言,鐵路部門完全可以求助當地政府,為車上旅客尋求必須生活物資。洪水汛期,鐵路部門可在受災重點區域的沿途各站配齊配足食品和水,以滿足滯留旅客的不時之需。
同為受災人,相“奸”何太急?賺了小錢丟了大義,受災村民們的做法著實不可取,當如列車乘務組,不畏艱辛,攻克難關!
作者:曹千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