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云財經訊,經濟日報文章指出,今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專項債為擴大有效投資、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了有力支撐。當前,專項債余額尚未達到債務限額,可動用的存量空間約1.5萬億元,本次盤活5000多億元專項債結存限額,可以填補9月以后專項債發力的“空窗期”。與此同時,此次專項債結存限額與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政策性信貸等政策配套,有助于形成三、四季度的投資滾動接續,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下一步,應加快推進專項債的發行及使用工作,加強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與其他政策協同發力。要進一步適當擴大專項債資金投向領域、擴大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更好發揮擴大有效投資和資本撬動作用。要扎實做好前期工作,繼續堅持“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原則,遴選條件成熟、有效益、能盡快落地見效的項目,加快債券發行工作。要壓實項目單位責任,防范資金挪用或違規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以及建成后的運營效率,有效防范政府債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