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于1月3日公布了其在一年多前即達成的一項對外投資的進展——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煉化分公司共同設立的合資公司將建設18萬噸/年液體蛋氨酸(折純)的生產裝置,投資總額約為人民幣25.9451億元。
根據新和成2021年12月底公布的《合資合作意向書》,雙方計劃在寧波市鎮海區合作投資一套蛋氨酸生產設施,總投資金額約30億元人民幣,其中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9億元,雙方各出資50%。
最新公布的《股東協議》顯示,合資公司暫定名為“寧波鎮海煉化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確定為人民幣7.7836億元,雙方仍各持股50%。其中法定代表人擬由新和成委派出任。
(相關資料圖)
合資公司董事會將由四名董事組成,雙方各委派二名,其中董事長由中石化在其委派的董事中提名。經營管理層中,總經理、總經理助理由新和成提名并由董事會任命,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則由中石化提名。
新和成指出,本次投資旨在進一步發揮公司在蛋氨酸領域的技術優勢,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投資完成后,公司持有合資公司50%股權,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其還表示,本次項目的穩步推進將有利于雙方后續在高端精細化工領域的深化合作。
蛋氨酸產能
據介紹,新和成自2005年起組建研發團隊,于2017年突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建成了國內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蛋氨酸生產路線。該公司現有蛋氨酸產能15萬噸,隨著其一項二期工程預計在2023年6月建設完成,屆時新和成的固體蛋氨酸產能將達30萬噸。
“2022年蛋氨酸產品市場需求較好,銷售情況穩定,為公司業績做出貢獻。蛋氨酸市場需求每年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均有一定幅度增長,公司對蛋氨酸產品未來前景看好。”新和成在近期接待證券投資機構調研時表示。
僅2022年上半年,新和成全資子公司山東氨基酸有限公司即實現凈利潤5.29億元,對其業績貢獻可觀。
蛋氨酸又稱甲硫氨酸,是所有動物生長過程中的一種必需氨基酸,但動物自身并不能夠合成,而需要從飼料中獲得。天然飼料原料中的蛋氨酸含量普遍不足,所以飼料中往往需要額外添加合成的蛋氨酸產品。合成蛋氨酸的關鍵中間體則均由石油化工原料通過化學合成得到。
飼料中使用的蛋氨酸分固體和液體兩種,其化學成分有所差別,但最終都要轉化為可以被生物體直接利用的天然蛋白原氨基酸,從而使兩者具有一致的生物學功效。
據了解,贏創、安迪蘇和諾偉司三大跨國企業占有全球70%以上的蛋氨酸市場份額,其中安迪蘇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同時生產液體蛋氨酸和固體蛋氨酸的企業。隨著2023年新產能的投產,新和成有望上升為全球第四大蛋氨酸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