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提起羅涇四喜風糕,我們就不由的想起傳統的行盤糕、滿囤糕、壽糕、定勝糕……雖然形狀不一、大小不同,但口味均有香甜軟糯的鮮明特色。
立春過后,天氣漸暖,萬物復蘇,不少食客都迫不及待的想把“春鮮”留進肚子里,在味蕾上感受春意。勤勞大膽的羅涇人民把四喜風糕和春菜相結合,制作出了一款“咸口”風糕。
據悉,這款四喜風糕是由羅涇非遺項目的管理者鄭曉蓉聯合東華大學唐承鯤師生團隊共同研發的。在原先一口糕創意設計的基礎上,將小篆體的“立春”及可愛的“卯兔”印于風糕之上,同時,用鮮咸菜肉餡料替換傳統的豆沙、紅糖芯,賦予了風糕可甜可咸的多元化口感。
鮮咸菜肉餡料選用了“報春菜”薺菜,使得餡料既有豬肉的滑嫩,又有薺菜的鮮香,香而不膩,將咸鮮味發揮到了極致。
“我們的糕粉很講究的,以羅涇優質稻米為原材料,粳糯搭配,浸泡6個小時后瀝干研磨成粉,加入糖水拌和,晾干后用手抄搓,再用米篩篩過,保證糕粉無任何結粒。”鄭曉蓉一邊介紹一邊拿出特制的模具,裝入糕粉及“咸口”餡料,一塊塊小而精巧的四喜風糕便初具雛形。
蒸煮四喜風糕的火候也需拿捏的穩穩當當,先用旺火蒸煮,等鍋內水沸騰后再調為文火蒸煮,糕的大小決定了蒸煮的時長,一般一口糕只需8分鐘就能出鍋。掀起鍋蓋的一瞬間,糕粉的甜香、餡料的香鮮味撲面而來,待熱氣散開,“咸口”風糕泛著米油光,色澤誘人。一口稻米香,二口時令鮮,三口圓滿來。趁熱吃上一塊,松軟的口感,米香餡鮮在齒尖肆意迸發,能回味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