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戶需求發生重要變化,游戲研發投入巨大但成功率仍然不高,精品游戲開發受到短板制約,優質游戲能否獲得更好的商業機會,還是重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游戲開發者調研數據將給出答案。
(資料圖)
近日,伽馬數據發布了《2022—2023中國游戲企業研發競爭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移動游戲流水TOP100中僅有14款為當年新品,流水占比僅為7.0%,而2021年有18款新品進入當年流水TOP100,流水占比達到14.3%。新游表現連續多年出現下滑,暴露出了游戲研發過程中存在的痛點問題。
數據來源:伽馬數據(CNG)
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是游戲產業收入下降的原因之一,但用戶需求的變化對產品市場表現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報告顯示,游戲用戶的需求變化主要體現在輕量化、畫面好和玩法多三個方面。《長安幻想》《以閃亮之名》等近期表現較好的新品除了保持了高質量的畫面外,也在游戲內容“減負”、擴充副玩法等方面做出了調整。不能快速適應用戶需求變化的游戲產品將會被淘汰,只有適應用戶需求變化、不斷迭代的產品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游戲市場立足。
數據來源:伽馬數據(CNG)
游戲研發資金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也是導致新品表現不佳的原因。報告指出,游戲研發存在研發成本提升但成功率并未明顯提高的現象。有八成的受訪者認為產品不能上線空耗了大量的研發成本,還有近七成的受訪者認為,大量的研發投入用于惡性競爭,未能轉化為高質量的游戲產品。
數據來源:伽馬數據(CNG)
研發資金不能充分發揮效用,是因為國產游戲的精品化過于局限在畫質、特效、建模等具體的美術表現形式上,缺乏創新、尤其是缺乏玩法創新的問題未能得到重視。研發資金大量投入到了游戲美術領域,產生的邊際效益逐漸降低,產品在美術領域陷入內卷,而作為游戲的核心內容——玩法設計卻未能實現創新突破。2022年有一些游戲新品具備高質量的美術表現,產品自身具備潛力,但或因游戲玩法較為同質化,或因游戲性較差,未能取得較好的商業表現。與之相反的是,一些美術成本較低,但玩法獨特的輕量級游戲反而取得了更多回報。
報告指出,玩法設計能力是制約游戲精品化的重要因素。在接受調研的游戲開發者中,有93%的開發者認為玩法設計是游戲開發的短板。游戲劇情塑造是僅次于玩法設計的問題,有65%的開發者認為精品游戲在劇情塑造方面存在不足。
數據來源:伽馬數據(CNG)
玩法設計能力的缺乏將是游戲精品化面臨的長期問題。報告顯示,僅有5%的受訪者認為玩法問題會在短期內得到解決;80%的受訪者認為短期雖然不能得到解決,但長期來看這一問題會有所改善;另有15%的受訪者持悲觀態度,認為這一現象仍會長期存在。
數據來源:伽馬數據(CNG)
此外,報告還指出,優質的游戲內容方可獲得較好的商業表現。有75%的受訪者認為游戲內容質量應與商業化相輔相成,內容質量高的游戲產品才能實現更好的商業化;有20%的受訪者認為游戲內容質量應優先于商業性。這說明提升內容質量已經成為游戲開發者的共識,將成為從研發端推動游戲精品化進程的動力,研發痛點問題有望在未來得到改善。
數據來源:伽馬數據(CNG)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