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面對酷熱的天氣,不少人選擇游泳“解暑”。邕江、小區游泳池、嬉水樂園成了不少學生和家長納涼嬉戲的好去處。醫生提醒:游泳場館是公共場所,存在多種復雜的健康影響因素,若不注意講究衛生,很可能在游泳過程中感染疾病。
記者從南寧愛爾眼科醫院了解到,最近一段時間眼科患者有所增加。該院角膜及眼表專科主治醫師尹瑰娜介紹,每年這個時期都有因為游泳導致眼睛不舒服的患者,上周就有一名小學生就醫時自述,游泳后出現眼睛發紅、眼屎多、怕光、流眼淚及早上起床時眼睛難以睜開等癥狀,經檢查診斷,其患了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也就是人們俗稱的紅眼病。
“當眼睛出現不舒服時,建議及時到專業眼科醫院檢查,不同病原體感染所致的紅眼病的癥狀體征不同,治療方案也有不同。”如病毒感染分泌物多為水樣,而細菌感染分泌物多為膿性;治療亦是針對細菌、病毒用藥不同。尹瑰娜醫師提醒,泳池水中有一些看不見的健康威脅,要想遠離咽結膜熱、急性出血性結膜、沙眼、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等“游泳眼病”,就得做好健康防護。
(資料圖片)
●咽結膜熱
咽結膜熱是一種表現為急性濾泡性結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發熱的病毒性結膜炎。病菌從眼結膜侵入人體而導致發病,在夏季經游泳可傳播。癥狀為全身乏力,體溫上升至38.3~40℃,自覺流淚、眼紅和咽痛。如果孩子游泳后幾天出現發熱等情況,要注意咽結膜熱的可能。
預防措施:咽結膜熱發病期間勿去公共場所、游泳池等,以減少傳播機會。預防咽結膜熱應加強對游泳池的管理和監督,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其病原體可由多種病毒和細菌引起,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異物感、眼痛、流淚、畏光,以及水樣分泌物增多,少數患者可能有全身發熱、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癥狀。
預防措施:不共用毛巾、臉盆、手帕等物品;勤洗手,不揉眼睛;游泳時戴泳鏡,若游泳后感覺眼部不適,應及時到專業眼科醫院就診。
●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感染結膜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發作期時眼紅、眼痛、異物感、流淚及黏液膿性分泌物,伴耳前淋巴結腫大。
預防措施: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經常洗手并保持清潔和不用手揉眼,用流動的水洗臉。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由細菌感染的中耳黏膜化膿性炎癥,常因游泳而發病。主要癥狀為耳痛、聽力減退及耳鳴,鼓膜穿孔后出現流膿及畏寒、發熱、倦怠等全身癥狀。
預防措施:泳池水入耳后,可將頭向水側傾斜,或輔以單腳跳動,使其自然流出,切忌用手或他物去摳。為防止池水進耳,最好是戴耳塞。游泳后一旦耳痛需及時就醫。
來源 | 南寧晚報·南寧寶客戶端 記者 葉禎/文 宋延康/圖
責任編輯:楊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