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榮 李文茜 通訊員 王佳淑 金靖
4月26日,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面向社會發布《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龍華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新聞發言人李育元介紹白皮書具體情況。
白皮書圍繞全面構建“1+N”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模式、提供優質司法宣傳服務、升級打造“疏、打、防”司法保護新模式等內容,全面展示龍華法院自2020年10月首次發布《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以來,各項工作的主要做法與成效,并發布8個典型案例,以案釋法,引導市場主體合規經營。
龍華法院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制裁和打擊各類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有效保護各類創新成果,積極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全力打造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標桿。2020年11月至2023年3月,該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6958件,審結6404件。其中,受理民事案件6900件,審結6360件;受理刑事案件55件,審結41件,依法對61人作出有罪判決;受理行政案件3件,審結3件。
創新完善審判機制,全面構建“1+N”司法保護模式。設立全國基層法院首家集審判、調解、宣傳、交流于一體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心,實現集中化、專業化審理。出臺《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心運行機制》及配套工作規程,構建“1+N”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模式,推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心實體化、規范化運行。通過完善知識產權“三合一”審判機制、健全知識產權民事案件訴調對接機制、深化知識產權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強化現代化科技手段應用等方式,不斷推進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聚焦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服務高質量經濟發展大局。積極延伸司法職能,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宣傳服務,全力服務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通過發布指導性文件、深入轄區高新技術企業走訪調研、召開專題座談會、組織行政機關執法人員旁聽庭審等方式,開展精準普法宣傳和司法服務。以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集中宣傳和日常宣傳為抓手,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向市場主體進行普法宣傳。通過舉辦論壇、開展課題調研等方式,加強學習和思考,適應不斷發展的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為轄區建設貢獻司法智慧。
打造“疏、打、防”新模式,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再升級。在“1+N”模式基礎上,升級構建“疏、打、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模式,深入開展知識產權訴源治理工作。加強府院聯動,充分發揮司法、行政單位的職能作用,整合行業協會的公共服務和專業領域資源優勢,有效利用電商平臺的監督制約和網絡技術功能,搭建全鏈條大調解平臺,從源頭“疏通”知識產權糾紛。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加大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適用力度,強化對刑事案件財產刑的適用,嚴厲“打擊”知識產權嚴重侵權行為。簽署《龍華區知識產權信用監管合作框架協議》,聯合6家區知識產權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共建知識產權侵權主體信息數據庫,有效防止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疏”為前鋒,“打”為主導,“防”為補充,“疏”“打”“防”三位一體,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協同推進,高效高質維護知識產權權利人合法權利。
此次白皮書發布的8個典型案例,涉及目前知識產權審判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包括懲罰性賠償、數字經濟保護、區塊鏈固證、“三合一”審判等,其中6個案例分別獲評省、市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