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行走斯圖卡
風風火火的瓦格納“武裝游行”,最終在白俄羅斯的“斡旋”下,得以“和平”解決。按照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說法,普里戈津將前往白俄羅斯,瓦格納士兵將會和俄羅斯國防部簽署合同,正式被“招安”;一些人預想的“俄羅斯內戰爆發、進而四分五裂,烏克蘭取得最后勝利”的局面沒有出現,但是這件事留下的借鑒意義,還是很大的。
瓦格納隨后發表聲明,宣布在俄羅斯境內的軍事行動結束,所有武裝人員將返回營地。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也向媒體證實,針對普里戈津的刑事立案將會被撤銷,他本人將前往白俄羅斯,俄境內的反恐狀態也將很快停止。
就在前一天晚上,俄羅斯傳來的消息非常多:瓦格納向俄軍開火、俄軍向瓦格納開火,瓦格納數百輛軍隊一路北上、高歌猛進,莫斯科開始封城封路、不少設施開始疏散;被戲稱為“卡祿山”的車臣領導人小卡德羅夫主動“勤王”,數萬車臣大兵直撲羅斯托夫——然后一切戛然而止,很多熬夜準備吃瓜的網友,都有這樣的感覺:瓜子汽水都準備好了,你就讓我看這個?
這一切其實并不意外,在瓦格納宣布起事后沒多久,總統普京就和波羅申科通了電話,或許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達成了“招安”的方案:在明面上,“瓦格納”不服從總統普京和國防部的命令,還搞出了這么大的事,普京不可能表達出“懷柔”的姿態,因為這會讓別人覺得他軟弱或者俄羅斯虛弱;但是私底下,普里戈津和普京的私人關系很好,況且“瓦格納”血戰巴赫穆特,為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立下過赫赫戰功,如果被暴力鎮壓,于國于軍都非常不利,通過私底下的交易實現和平解決,可以說是各方“皆大歡喜”的局面。
這一切不是沒有征兆。普里戈津是個雇傭兵頭子,他的本質是商人而不是軍閥,因此他搞事的目的是要價而不是拼命,從一開始瓦格納就沒打算將事情搞大,甚至普里戈津發表“宣戰”言論時,甚至透露了一句,瓦格納已經準備好簽署國防部合同;各方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后,然后找個臺階:普里戈津全身而退、瓦格納繼續為國效力,普京“談笑”間讓一場危機煙消云散,俄羅斯國防部不用再被普里戈津戳著脊梁骨罵——大家都沒有輸,那么誰輸了?俄羅斯唄。
當一個國家出現政府無法掌控的武裝力量時,內亂只是時間問題。瓦格納的存在就有這樣的風險,尤其是這幫人屬于典型的大斯拉夫沙文主義者,與莫斯科執政者的理念并不相同;盡管瓦格納的存在,讓普京在很多事情上很方便,但是這種過度倚仗雇傭軍等非正規武裝的做法,無疑是一柄雙刃劍,這次瓦格納事件就是最深刻的教訓。
其次,戰爭久拖不決必生禍亂。俄烏沖突持續了一年多,俄羅斯似乎有意控制著特別軍事行動的規模和成本,以及造成的負面影響;在軍事行動過程中,俄軍有太多“婦人之仁”,始終無法短時間內消除烏克蘭的戰爭潛力。這對我們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在未來可能的統一戰爭中,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唯有雷霆手段方顯菩薩心腸。
不管怎么說,俄羅斯這次涉險過關,但普京的個人威信、俄羅斯的整體實力,都受到損失。這一事件,或許也該讓普京考慮一下,如何盡早結束這場沖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