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研報表示,內部政策支持和外部不確定性持續擾動之下,信創產業發展必要性、確定性持續增強。當前信創行業有序健康發展,但市場對板塊節奏判斷仍相對模糊。我們認為,當前投資關鍵在于明確信創產業發展節奏,尤其是對行業的發展階段和該階段的關注重點應有更清晰的認識。伴隨短期信創從黨政走向行業,核心產品能力重要性進一步凸顯。中期來看,預計信創將成為新興技術的堅實底座,信創與AI也終將走向融合。我們看好信創產業鏈相關軟硬件等長期發展機遇。
計算機丨信創產業:節奏預期
▍內外因素影響持續,信創產業發展必要性、確定性持續增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家近年來高度重視信創產業發展,持續推出相關產業政策。截至2022年10月底,中央及全國各地方政府共發布信創相關政策一百六十余部,其中,中央層面政策超30條,地方層面政策130余條。二十大報告更是明確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展現國家發展信創產業的堅定決心。此外,近期外部環境擾動繼續存在:6月12日,美國商務部新一輪“實體清單”進一步添加31家中國實體;根據華爾街日報6月27日報道(轉引自環球網),美國商務部最早將于7月進一步限制向中國客戶提供英偉達(Nvidia)和其他芯片公司生產的AI芯片產品。面對復雜國際局勢,國家建立信息技術基礎設施體系、保障信息安全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內部政策支持和外部不確定性持續擾動之下,信創產業發展必要性、確定性持續增強。
▍信創產業節奏預期有望收斂,把握發展階段和關注重點成為關鍵底層判斷。
近年來,信創產業在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有序健康發展,但從板塊內相關公司股價波動性來看,市場對板塊預期或存在較大分歧與波動,我們認為該分歧與波動主要來源于市場對產業發展的節奏判斷處于相對模糊。立足當下,我們認為當前把握板塊投資機遇的關鍵在于明確信創產業發展節奏,尤其是對行業的發展階段和該階段的關注重點應有更清晰的認識。我們在22年8月提出,新一輪信創有望以2022H2為起點逐步進入爆發期。根據產業發展階段、相關主體采購節奏和核心產品打磨進度,展望23H2及未來,我們對信創產業的發展節奏預期為:
1)2022年:政策定調,關注指引。
2)2023年:開始招標,關注份額。
3)2024年:開始放量,關注彈性。
4)2025年:第一高峰,關注空間。
5)2027年:信創&AI走向融合。
當前,信創產業各維度發展有序推進。展望2023H2,作為從黨政信創到行業信創銜接的關鍵期,我們認為應重點關注招標邊際進展及核心廠商在增量招標上的份額變化。對未來幾年,我們延續之前的判斷,信創產業有望逐步從黨政走向行業,打開更廣闊應用空間。我們測算八大關鍵行業PC整機總空間2348萬臺、服務器整機總空間567萬臺,PC/服務器市場總空間超1000/2500億,保守估算年化規模超200/400億并有望逐步提速。
▍預計短期信創從黨政走向行業,中期信創和AI將融合。
一方面,信創產業正從黨政信創到行業信創實現雙主線發展的轉變,行業信創或是此輪信創的最大增量,核心品類的產品能力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另一方面,預計AI和信創終將融合,信創將成為新興技術的堅實底座,從上游基礎設施提供到下游應用場景建設為AI發展保駕護航,脫離了自主可控的AI將會缺乏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我們建議持續關注基礎硬件(CPU/GPU/服務器/PC)、基礎軟件(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應用軟件(辦公軟件/OA/ERP/工業軟件)等方向的核心品類發展機遇。
▍風險因素:
技術和產品迭代不及預期;政策推進不及預期;下游招標進展延后;財政或國央企IT預算支出不及預期;宏觀經濟復蘇不及預期。
▍投資策略:
內部政策支持和外部環境刺激之下,信創產業發展確定性持續增強。當前信創行業發展有序推進。我們認為,應在關鍵時點把握行業主要矛盾點和核心邏輯,建議重點關注下半年招標邊際進展和核心廠商在增量招標上的份額變化。信創產業正從黨政信創到行業信創實現雙主線發展的轉變,預計AI和信創終將融合,核心品類重要性將凸顯。看好信創產業鏈相關軟硬件等長期發展機遇。建議關注:1) CPU/GPU/服務器/PC;2) 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3) 通用應用軟件;4)行業關鍵應用。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