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充電樁越做越大,其實是違背家庭使用場景的。
前兩天,哪吒出了一個20kW充電樁(直流),價格12000塊,20kW充電樁已經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據,日常使用情況下, 充滿一臺Model 3時間可能只需要2-3個小時。
(資料圖)
的確夠快,但已經背離最早的家用場景。
目前的家用充電樁最多的就是7kW,也就是理論層面一個小時充7度電,晚上10點設定開始充電,最慢的情況也是第二天凌晨4點可以充滿。
谷值電價不僅僅非常經濟,而且這個時間絕大多數車主處于休憩狀態,不需要用車。
7kW充電樁有兩個非常強大的優勢,一個是成本低,即便是市場中銷售的充電樁,也只需要1500元左右,價格非常低,同時7kW可以在220V電網上工作,不需要380V電網,安裝也非常方便。
如果上升到11kW,考慮到主流的商業品牌都需要380V電網支持,雖然更快,但已經失去了一定意義,因為性能超標,用戶的感知幾乎是沒有提升的。
20kW充電樁意味著電流非常大, 對小區電網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雖然電動車發展推進很久,但事實上依然有很多小區不允許安裝充電樁。
想要真正意義上進入小區壓力非常大,首先就是基本層面電網的壓力,如果沒有供電專用電表,20kW的大電流能把很多入戶線路烤焦,小區不支持。南方城市可能還好一些,去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甘肅等省份看看就知道了,多少小區是不讓裝充電樁的。
當然,回歸到技術層面來看,20kW的確快,兩個小時能夠充電40度,滿足一周的用車需求。
對于電動車來說,最合適的狀態就是7kW家用充電樁,一晚上7個小時絕對可以充滿,如果有應急需求,城市、高速服務區的商業充電樁能夠提供120kW的充電速度,基本上也能保證30分鐘充滿一臺車。
7kW+商業充電樁,這種是最經濟、最效率、最快、最省心的補能方式。
所以從家用充電樁的銷量來看,7kW是最受用戶歡迎的,說明最能適配電車車主的充電生活,20kW無論是交流電還是直流電,對用戶來說都完全沒有必要。
工程師思維應該站在解決用戶真正需求的角度思考,這種將壓力釋放給電網的20kW充電樁設計起來難度并不大,但并沒有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感。
從實際層面考慮,家用充電樁基本不需要提升功率,7kW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數據,匹配人的睡眠時間這已經足夠快,20kW的家用充電樁,意義真的不是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