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金馬獎誕生了史無前例的“雙黃蛋”影后——
(相關資料圖)
周冬雨和馬思純。
當時評委組的評價是:“缺一不可,珠聯璧合”。
確實。
有人說,《七月與安生》大概是09年《風聲》中周迅李冰冰之后最好看的雙女主電影。
也有人說,能在大陸青春片里看到《七月與安生》,就如同shit堆里掏出了一塊金子。
不撒狗血,不做作。
終于不再是夏有喬木,不再是原來你還在這里,不再是左耳,更不再是什么同桌的你……
男人縱有千般好,不如閨蜜同床抱。
這么好的電影,終究,還是被韓國導演給盯上了。
你還真別說,今天這部劇翻拍,應該是近幾年韓國翻拍國產中,唯一沒有翻車的一部了。
情節有些許改動。
但尤其精彩——
《再見,我的靈魂伴侶》
不得不說,金多美這小姑娘,真是大有前途啊!
電影《魔女》已經充分展現她的靈氣了。
后來的《梨泰院 class》,雖然劇情有些老套,但輕輕松松扇富家女十幾個巴掌的情節,當時狠狠火了一陣子。
你要說這姑娘,是有點子邪性在身上的。
但當28歲的她,穿上校服的那一刻,簡直無敵青春靚麗,古靈精怪的勁兒都要透出屏幕了。
整個韓影圈,能和當年的周冬雨掰手腕的人,也就數她了吧。
比起外剛內柔的她,飾演七月那個角色的小姑娘金素妮,是外柔內剛的。
雖然初看,她沒有馬思純那么驚艷。
但她身上那種孤獨清冷感,卻讓七月這個角色有了另一種感覺和力量。
夏恩(七月)和微笑(安生),是一對從小學開始就非常好的朋友。
生活在幸福家庭中的夏恩,從小就被父母期待以后成為一名規規矩矩的老師,過著平淡安定的生活。
但內心渴望漂泊的她,其實更想成為一名畫家。
在單親家庭中長大,高中時期媽媽去世,偶爾寄宿在夏恩家的微笑,則是渴望安定的。
雖然,她總是看起來非常瀟灑。
打耳洞,泡吧,搞樂隊,談戀愛,挑戰很多青春期少女都不敢做的事情。
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子,一起喝酒,一起跳舞,一起看海,一起爬山,一起洗澡。
密不可分的感情,有裂痕大概就是從夏恩的男友出現開始的。
沒錯,就是原片中的家明。
一次三人的深山老林求愿中,夏恩不放心微笑單獨前往,于是囑咐男友跟上去保護其安危。
但沒想到,這小子竟然被微笑吸引,一個沒忍住親了上去。
大概,就是這個時候吧。
三個人的關系,變得異常微妙。
但這片兒處理較為高級的地方就在于,故事終于不是兩女爭一男,各種撕逼傷痛的狗血青春了!!!
為了不影響夏恩和男友的感情,微笑刻意與二人拉開距離,后來更是離開了一陣子。
男人?
她不在乎。
微笑最愛,也最了解的,始終都是夏恩。
直到后來,觀眾才知道。
其實當時夏恩看到了兩人kiss的那一幕,但她沒有吃醋,而是第一時間共情了微笑,打心眼里心疼那么善解人意的她!
哈哈哈哈哈。
河童男友,就這樣成為了炮灰,工具人,大冤種。
所以,從立意上來看。
《七月與安生》,是關于兩朵雙生花的青春傷痛。
我是你,你就是我,七月就是安生,安生就是七月,我們是一個人的一體兩面的命運共同體的感動。
而今天這部,則更側重于靈魂伴侶的女性主義。
正如片中所說的,就像太陽和影子那樣的關系,太陽之所以一直在發光是因為有影子的陪伴,影子之所以存在也是因為有太陽。
在價值排序上。
顯然這部影片,塑造了至高無上的友誼,甚至凌駕于愛情之上。
這就不得不說到,廠長剛提到的“女性主義”,這也算是近年來韓國影視劇中離不開的話題了。
從《陽光姐妹淘》;
到現在的《再見,我的靈魂伴侶》,都有一種“男人算什么,還是我的閨蜜老baby更香”的既視感。
讓廠長頗為佩服的,是這部電影相對于原片,更強化了女性自己的選擇。
片中逃婚那一幕,編劇實在太會了。
直接把中國版中,家明這個懦弱渣男的行為,改成了七月從壓抑中覺醒,毅然決然于婚禮上逃走。
嘖嘖嘖。
一覺醒來,這個世界真的進步了不少啊!
有人說,自己看這部電影從頭哭到尾,簡直完勝原著小說。
也有人說,雖然兩個女主都很喜歡,但是韓版拍得太小清新了,沒有中國版的那種命運的撕裂感,就顯得不夠真實和深刻。
千人千面吧。
雖然兩部完成度有差異,但兩部都是優秀作品。如果你問我選擇哪部觀看,問及哪部更好?
萬花入萬眼,按照個人喜好選擇足矣。
中國版的充滿宿命感,韓版的則更為細膩。
但相同的是——
我們往往都羨慕別人擁有的東西,小女主兩人相互映照的是彼此的另一面,都在逐漸探索努力為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質上,都是向往自由的吧。
無論,以何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