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獨起源于瑞士,玩家需要根據 9×9 盤面上的已知數字,推理出所有剩余空格的數字,并滿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個粗線宮(3*3)內的數字均含 1-9,且不能重復。在蘇州高新區的一家老年公寓內,數十名耄耋老人癡迷上了這項需要充分調動大腦的游戲,他們有著不輸年輕人的推理演算能力,堅持每周上課,準時考勤打卡,甚至群策群力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解題理論方法。而帶領他們不斷學習前進的老師徐麗莉,是一名年過八旬、接觸數獨只有幾年的退休中學教師。
△ 正在上課的學員
成立數獨委員會,首任老師北大畢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潛心研究數獨之前,徐麗莉退休后的生活重心一直在關注中老年人的情感生活上,致力于為單身中老年搭建結伴交友的平臺。徐麗莉經常自掏腰包,將周邊單身中老年人組織起來,通過活動交流、聚餐、旅游的形式互幫互助,排解孤獨,讓有緣人重組家庭。2016 年,年歲漸長的徐麗莉選擇搬入蘇康養怡養老年公寓,結束了她長達十多年的 " 紅娘生涯 ",也由此開啟了她與數獨的奇妙緣分。
△ 徐麗莉在中級數獨班上授課
剛入住公寓,徐麗莉不認識別人,因數獨 " 單人游戲 " 的特性,只想著消遣時間的她,陰差陽錯之下便開始研究起來。徐麗莉 1962 年從蘇州師專數學科畢業后,長期從事中學數學一線教育工作,功底不差的她在閉門解題自娛自樂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一些門道。她陸續將自己的體會心得發布于公寓內部月刊上,不想此舉竟讓她結識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同樣居住在公寓的長者陳沐天,畢業于北大計算機系,對數獨也很感興趣。看到徐麗莉的文章后,立即打了電話。在他的召集下,2018 年上半年,公寓數獨委員會成立,共有成員 5 人,每周進行一次學習。" 陳老先生水平最高,大家一致同意由他授課。" 徐麗莉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除陳沐天外,她一直是那個解題最快的人。
好景不長,六節課后,陳沐天因身體抱恙結束了授課。而其他四人卻因其授課,對數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最終決定通過自學互學的方式,將課程繼續下去。公寓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幫助他們解決了場地和教具,同年 9 月,公寓正式成立數獨課。
白發學員課上舉手提問,課下預習刷題
區別于數學教學,教數獨需要在學員做題時,給予適當的指引與提示,讓人一步步獲得解題的快樂與成就感,所以教授數獨更需要備課充足。剛上任成為公寓數獨委員會秘書長兼授課老師的徐麗莉,一開始就面臨了巨大考驗。
△ 徐麗莉的備課題集
為此,徐麗莉全身心都撲在了數獨教學上。" 一開始上課,每次備課都要花好幾天,后來熟悉了就好一些。" 徐麗莉向現代快報記者展示了她的備課本,厚厚一沓 A4 紙,僅僅是最近半年的備課教程。" 如果把這幾年的全加起來,可能有半米厚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徐麗莉的數獨課名聲越來越響,來聽課的 " 寓友 ",從幾人增長到二三十人,熱度不輸象棋、門球、交誼舞等公寓開設的傳統老年課程項目。徐麗莉回憶,數獨課程步入正軌后,每次上課前半小時,就有學員坐在教室里,用紙筆或者托小輩買來的數獨九宮格工具,開始預習。上課時,所有人都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課堂氣氛熱烈。一些年紀比徐麗莉還大的長者,甚至會時不時舉手提出自己的解題方法與思路。
△ 徐麗莉在中級數獨班上授課
徐麗莉笑著表示,一些優秀的學員,有時會想到自己沒有想到的解法,她從來不吝贊揚,而一些白發蒼蒼的 " 老小孩 " 則更是興致高昂,拼命預習刷題,爭著完成對徐麗莉的趕超。課后有學員做 " 回家作業 " 遇到難題做不出,大晚上也會打公寓座機找徐麗莉。多數情況下她會一起同步做,直到學員做對做懂。
徐麗莉坦言,一方面,數獨可以讓老年人的大腦轉起來,可能這樣大家的記憶衰退就會慢一點,癡呆來得晚一點;另一方面,和中小學數學教學別無二致的環境,也許能勾起學員們對于各自遙遠的學生時代的回憶,放松身心從而保持年輕的心態。
△ 學員們使用數獨九宮格工具學習
2020 年新冠疫情發生后一段時間,很多課程被迫暫停。唯獨數獨課絲毫不受影響,老人們都在自己房間做數獨,這給大伙的 " 隔離生活 " 增添了趣味,也讓不少戶外課程的學員 " 轉投 " 徐麗莉門下,一時間公寓 " 數獨成風 "。
此外,公寓還經常舉辦數獨競賽,由徐麗莉出題,讓老人者們相互比較、相互學習、相互競爭,形成良性循環。
△ 89 歲的公寓數獨班班長李廣源在上課前進行考勤
89 歲課代表認真打考勤
如今,公寓開設有數獨初級課、中級課,每周各一次,共有 60 余名老人參與,占到了整個公寓入住人數的十分之一。也有一些學員成功 " 出師 " 升級為老師,這大大減輕了徐麗莉的工作負擔。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中級課程由徐麗莉親自授課,曾是小學數學老師的管敏智進行復課,初級課程由另外兩人輪流教授。值得一提的是,蘇康養怡養老年公寓是蘇州市老年大學的分校,而由于請不到合適的老師,作為本部的蘇州市老年大學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未開設數獨課。
△ 徐麗莉告訴記者,用自己的方法解題很容易,即便是牛津門薩的題。" 一晚上邊看電視邊做了二十幾題。"
徐麗莉曾接到過很多的電話,不少老人聽說公寓開了數獨課,想來聽課。甚至還有年輕的數獨愛好者慕名想來見見徐麗莉,她婉拒道," 年輕人你腦子比我快,我教不了你,你要相信自己肯定可以的。"
談及課程規劃,曾有學員問徐麗莉," 我們會不會開高級班?什么水平才能夠上高級班?" 徐麗莉告訴對方,這里永遠沒有高級班。" 我擔心有感興趣的老人會被高級班的名字嚇跑。我們年紀越來越大,不能讓他們感到壓力,我們不升級,我們就定格在中級班。" 徐麗莉坦言,雖然名義上是中級班,但是學員的水平一直在進步,有不少人可能已經達到高級班的水平了。
徐麗莉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她的這些學員中,年齡最大的 95 歲,年齡最小的近 80 歲,不乏當年從北大、南大、哈軍工等名校畢業的,職業則以財會、醫生等理工科居多,不過現年 93 歲的周雷是個例外。
周雷是一名政工離休干部,年過九旬的她可謂徐麗莉的 " 鐵桿粉絲 ",雖然腿腳不便,行動需要使用助行器,但她依然一課不落。徐麗莉說,周雷喜歡彈鋼琴,思維邏輯很好,之前還自己買了一本哈佛大學出的專業數獨題做。
89 歲的李廣源來自北京,和夫人一起來到公寓后不久就報名來上數獨課,現在是徐麗莉的課代表。每次上課前,老先生都要戴好老花鏡,在表格上為每名同學進行考勤。
△ 徐麗莉接受現代快報記者采訪
編出《數獨十三法》,希望普及給老人小孩
偶然的機會,蘇州大學數學系的一名教授得知了徐麗莉的故事,他特地搜索整理了一些關于數獨的解題方法,印制了材料并托人送進公寓,還附信一封鼓勵支持。老人們拿到資料后爭相學習,卻發現學術用詞很多,晦澀難懂。大家都希望徐麗莉能對這些材料重新梳理,用更直白易懂的語言把這些方法表述出來。
已經積累了一定數獨教學經驗的徐麗莉,此時正巧在歸納數獨解法。" 我發現市面上數獨出版物很多,但基本都只有題目和答案,對于某個格子為什么要填某個數,說不出一個理由,沒有一本能有條理地列出方法的教材。"
徐麗莉想干脆出一本書,一本有著系統數獨解題方法的教材。為此她組織了六人小組,眾人分工合作,編出了《數獨十三法》,書中總結了 13 個解題方法、5 個例題以及數獨題的編著方法。印刷后,老人們還開了一個 " 新書發布會 " 加以慶祝。
△ 徐麗莉組織老人們編寫的《數獨十三法》一書
徐麗莉希望可以聯系上相關的數獨運動協會,將這套《數獨十三法》普及開去,方便更多人尤其是老人和學齡前兒童上手數獨,了解數獨的魅力。
現代快報訊 + 記者 高達 文 / 攝
(部分圖片為蘇州怡養老年公寓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