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現在,SSD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機械硬盤的市場急劇萎縮,但機械硬盤沒有被淘汰,甚至未來也不會被輕易淘汰,并且機械硬盤也會有技術革新,之前介紹過希捷的MACH.2雙磁臂技術,這次還是希捷,帶來了新的令人眼前一黑的東西。
這是一款機械硬盤,屬于希捷的企業級銀河系列,但看不清楚它的具體型號,也不清楚它是否是MACH.2技術的硬盤,但是下面的NVMe交代了它的最重要屬性,它將是世界上第一款NVMe協議的機械硬盤,消息來源也表示,它使用的也是U.2 PCIe接口,據說接口速度能達到32Gbps,遠遠超越SATA6G的速度。
機械硬盤用NVMe,沒有那么不可思議,因為NVMe2.0標準中就已經新增了對機械硬盤的支持。
大家肯定會覺得這是在“殺雞用牛刀”,一個機械硬盤,再快也超不過SATA6G的上限600MB/s,遠不及PCIe3.0 X1的接近1GB/s的帶寬。但我覺得這并沒有什么問題,未來的機械硬盤的存儲密度還會繼續增加,磁臂數量也可能會增加,速度還有繼續增加的空間,換用U.2接口也是在“戰未來”。
機械硬盤使用NVMe的更大意義在于統一了計算機接口,以往服務器加裝磁盤陣列,需要加裝價格昂貴的陣列卡,而使用PCIe后,就可以由CPU直接控制硬盤,降低了系統的復雜程度和成本。
有人表示,電腦的PCIe資源那么寶貴,分給一個機械硬盤就達到X4,是不是浪費了?這個擔心有些道理,因為家用電腦用戶因為PCIe不夠用已經焦慮了好多年,CPU能夠控制的就那20多條,插張顯卡就基本沒了。但這款硬盤是面向服務器用戶的,服務器CPU的PCIe數量是遠高于家用處理器的,下一代服務器CPU的CPU PCIe都已經達到128 Gen5了。更何況據說機械硬盤還會使用交換設備來解決帶寬空余的問題(類似PLX芯片的那種,不過成本會更低),所以對于服務器來說,用PCIe并沒有什么成本上的問題。
而且我并不認為這款機械硬盤一定是使用了32Gbps的接口,U.2接口也是彈性的,對于機械硬盤來說,使用PCIe Gen.3X1的U.2接口就已經很充足了,所以希捷的這款產品可能會限制PCIe的通道數量,就算是以后硬盤性能大幅度提高,增加接口的規格就是了,我就不信機械硬盤的順序讀寫還能超越Gen5X4的接近雙向16GB/s?
這款硬盤因為使用的是U.2接口,所以也同時保留了對SAS12G和SATA6G的兼容性支持,雖然已經支持NVMe后再兼容其他接口的意義不大,但向下兼容是電腦業界的優良傳統,應付一些特殊的使用環境還是需要兼容SAS/SAT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