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雨 川觀新聞記者 魏馮 韋維 攝影報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20日上午9點過,成都市金牛區馬鞍東路“粽子一條街”人聲鼎沸。穿過這條街,粽香一路撲面而來,商家們用鐵盆裝著顏色不一的餡料,有鮮嫩多汁的醬色鹵肉餡,有酒紅色的豆沙餡……不過,各家忙碌的節奏不一,有的洗粽葉,有的用風扇給粽子散熱,有的用彩色絲線捆粽子,還有的在抽真空包裝和打包送貨……
正在“吹風”的粽子,便于抽真空包裝。魏馮 攝
小小的街道,早已成為成都粽子界的“地標”。其實,在傳統老街,年年粽子都有口味上新、造型上新。醫學院、咖啡店、蛋糕店、酒店等早已在跨界做粽子,“個性”“高端”“健康”正在成為當前粽子行業的賣點。
“健康”成新賣點
老粽市現“艾草粽”,醫學院推出“老陳皮養生粽”
當天,記者沿著金牛區馬鞍東路和馬鞍西路“粽子一條街”,沿途逛了2個小時。雷記粽子店是這條街唯一主打賣“艾草粽”的店,一排排白色的框里,陳列著艾草七龍珠大肉粽、艾草臘肉粽、艾草鮮肉雙蛋黃粽、艾草排骨粽等。
實際上,艾草粽在浙江、江蘇都已有售賣。但店老板雷清菊也想琢磨出成都這條老街獨有的艾草粽。在雷清菊的盛情邀請下,記者也嘗了嘗新口味。“怎么樣,還不錯吧?”雷清菊一邊說,一邊用木筷拔開粽子葉,只見被艾草汁浸過的糯米飯粒粒分明,金黃色蛋黃慢慢“冒”出頭。嘗一口,口感綿密,還伴有粽香和艾草香。
雷清菊從今年4月開始自制新口味,到5月正式推出艾草粽,目前很受市民歡迎。“艾草總被拿來驅寒除濕、預防便秘,適合吃的人群也相對多,我就想到用它來自制艾草粽,我們把艾草汁和糯米一起拌,一共試了5次才成功,每10分鐘都要攪拌一次,光是拌糯米就要拌4個小時,才能讓艾草汁的綠色完全‘著色’在糯米上。”雷清菊說,她請了親友團試吃,得到好評了,才面向顧客推出。
成都中醫藥大學也在官微推出“老陳皮特色養生粽”,包括老陳皮鮮肉蛋黃養生粽、老陳皮鮮肉養生粽、老陳皮八寶養生粽、老陳皮豆沙養生粽。據介紹,成都中醫藥大學方劑學教授沈濤帶領藥食同源研究團隊,針對傳統粽子甜、油、膩和部分人群食后不易消化的問題,研發出老陳皮系列“養生粽”,它添加理氣健脾的陳皮,健胃消食的雞內金及消食化濁的山楂等藥食兩用之品,讓人們對粽子糖、鹽、脂肪含量較高的擔心有了合理的釋懷。
“個性化”是趨勢
出現拿鐵、火鍋、烤鴨等“花式”口味粽
記者發現,粽子的“造型”日漸個性化。僅在成都“粽子一條街”,記者就看到迷你粽、常規粽、中號粽、大號粽至少4個型號的粽子。
有商家根據市民需求推出了餡多的中號粽。魏馮 攝
“白味粽8元一斤,這個迷你白味粽18元一斤。”在洪婆婆香粽店前,一名員工介紹,手邊有個小籃子,里面裝著“個頭”瘦高、但“身價”略高的迷你白味粽。
“為啥迷你白味粽更小,價格反而還高?”有人問。
“因為這個很難包!這種迷你白味粽我們5分鐘才能包一個,普通白味粽我們幾秒就可包一個。” 洪婆婆香粽店內,負責人高鳳鳴接過話說,包這種粽子需要特別的手藝。
商家正在包粽子。魏馮 攝
粽子的“個性化”還體現在口味上。記者在粽子一條街看到“拿鐵粽”“芒果粽”等粽子。星巴克連鎖店在“蘸粉”上做創新,推出新會陳皮和椒香辣意2種跳跳糖蘸粉,以及咖啡燕麥味、椰肉荔枝肉、烏龍茶白桃肉等混搭粽。好利來蛋糕店多個店鋪也在出售麻辣火鍋粽、溜溜青梅粽、桂花蜜藕粽等粽子。
記者在淘寶網看到,截至6月20日21時,熱銷前十的粽子里,主要以豬肉、豆沙、蜜棗等傳統口味為主,但新口味“榴芒冰粽”位于第四位,“榴蓮冰粽”位于第六位。此外,淘寶多家店鋪還推出“烤鴨粽”“藜麥芋泥粽”“抹茶粽”等個性化口味的粽子。
越來越多的商家也將“高端”作為粽子的新賣點。記者在成都粽子一條街看到,有店鋪的黑松露肉粽和鮑魚粽賣到30元一個,從9點到11點,短短兩個小時,一家粽子店的鮑魚粽就銷售一空。此外,也有商家告訴記者,今年還有老顧客自帶部分鮑魚作為原料,請他幫忙代加工后送給客人。
黑松露肉粽和鮑魚粽賣到30元一個。魏馮 攝
《2022京東超市新口味粽子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在售新口味粽子超過130種,黑松露、鮑魚、燕窩等高端食材入粽成為創新的亮點。記者留意到,部分商家在淘寶售寶格麗酒店的粽子禮盒,該禮盒包含黑松露和牛海參粽、伊比利亞黑毛豬鮑魚粽兩種口味,一盒兩個,截至6月20日23時,淘寶一盒價格賣1198元至1288元不等,相當于一粒粽子約600元。
盡管有這樣那樣的新口味,也有不少網友冒出了新問題——比如艾草、陳皮是中藥,艾草粽和陳皮粽更適合哪些人群吃、不適合哪些人群吃?有哪些餡料天生從健康角度來看,“不適合”做粽子?如果“我”是“三高”人群或者是孕婦,但是嘴饞了想吃粽子,該如何選購?川觀新聞將針對上述問題,適時詢問三甲醫院專業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