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網合肥4月29日電(記者 陳浩)從合肥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獲悉:近年來,合肥金融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深耕新興產業、科技創新、普惠小微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2020年以來,合肥存貸款余額凈增2萬億,總量首超5萬億;2022年末全市貸款增速創6年來新高,位居全國24個萬億GDP城市、省會城市第一。
“總量更大”的同時,合肥信貸運行呈現“結構更優”特征:2023年3月末,小微、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重點行業貸款增速分別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6.89、39.2、28.9、18.2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貸款增量占貸款全部增量的28.62%,是占比最高的行業。
科創與產業同頻共振是合肥爭先進位的特色打法。近期,合肥以獲批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為契機,引導金融高質量服務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各類科創金融專營(特色)機構6家,總數達37家。駐肥各銀行機構形成了“科技金融專班+科技金融特色機構+科技金融重點服務行”的多層次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全市各類科創金融產品103個。
2023年是全力拼經濟的一年。合肥金融聚焦“普惠小微”,通過提質擴面、數據賦能、助力民生等舉措,全面提振經濟社會發展信心。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合肥小微企業貸款余額7441.86億元,增速連續三個月達30%以上,高于全市貸款平均增速16.89個百分點。其中,當年累計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1145.66億元,年化貸款平均利率4.88%,較年初下降0.07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實現擴面、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