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6個世界禁毒日到來之際,北京市公安局強制隔離戒毒所的高墻之內傳來了嘹亮的歌聲。強戒所開展了以“唱響主旋律放歌橄欖情”為主題的合唱比賽。戒毒學員們高唱紅色歌曲,在歌聲中汲取戰勝毒魔的力量。
這是戒毒所橄欖葉工作室組織的合唱比賽。橄欖葉工作室是北京市公安局強制隔離戒毒所設立的戒毒文化活動組織,以有特長的戒毒學員為骨干,組織開展各類文化藝術活動,豐富戒毒學員生活。
屏幕上出現了一位特殊的嘉賓。
【資料圖】
小劉,今年35歲,五年前在強制隔離戒毒所戒毒,曾是橄欖葉工作室成員。
職場人際交往 警惕毒品誘惑
今年6·26前夕,小劉回到了戒毒所,送來一面錦旗。
五年前,小劉是一家企業的中層管理干部,月薪五萬。然而繁重的工作讓小劉感到壓力巨大、體力透支。一次,他和同事去酒吧放松,認識了一個朋友。
小劉意識到,這個朋友向他推薦的應該就是毒品。
朱志偉,北京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政委。朱志偉說,身在職場,遭遇毒品誘惑,小劉的經歷非常有代表性。吸毒緩解壓力,是別有用心者引誘職場人士吸毒的典型話術。此類話術還會因人而異。
別有用心者還會利用職場人渴望破圈、渴望提升人際交往層次的心理,傳播所謂的毒品亞文化,進而達到引誘吸毒的目的。
毒品誘惑只是吸毒的外在誘因,導致吸毒的重要內因是:吸毒者自身意志力薄弱、對毒品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導致的。
據朱志偉介紹,人們不僅要警惕復雜的人際圈和高危場所,更要警惕各類戴著偽裝的新型毒品。你首次接觸的毒品極有可能并不是以粉末、藥片、晶體等傳統形式。
在高危場所,要高度警惕陌生人遞送過來的這些看似普通的香煙、食品、飲料。別有用心者還會用一些隱蔽的詞匯指代毒品,聽到這些詞匯更要高度警覺。
朱志偉提醒大家,身在職場,一旦遭遇毒品誘惑,應保持頭腦清醒,堅決拒絕;如果遭遇了糾纏不休的販毒者,應果斷報警。
戒除毒癮擁抱新生 見證“心”的改變
沒能抵御毒品誘惑的小劉成為“癮君子”,淪為毒品販子的獵物。他開始主動聯系這個所謂的朋友。每次,他們都在酒吧見面交易。
小劉說,毒品的興奮勁兒一過,他就感到情緒的大起大落,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大不如前,抗壓能力也越來越差。吸毒不到一年,小劉先后兩次被警方查獲,開始了強制隔離戒毒。
小劉的沉默寡言,被管教民警看在眼中。通過談話溝通,民警了解到,生活和事業的巨大落差給了小劉沉重的打擊,他對自己的未來非常絕望。
小劉是本科畢業,是戒毒學員中學歷較高的。被吸收到橄欖葉工作室后,他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組織一場全體戒毒學員參與的禁毒知識競賽,并擔當主持人。
在小劉和橄欖葉工作室其他學員的共同努力下。禁毒知識競賽成功舉辦。在舞臺上,小劉自信滿滿。
兩年的強制隔離戒毒,讓小劉重拾自信。在離開戒毒所的時候,他說自己不僅戒除了毒癮,還實現了內心的改變,獲得了新生的力量。如今,小劉正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積極生活。
今年的626國際禁毒日,橄欖葉工作室組織全體戒毒學員參與的歌唱比賽,特別邀請小劉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戒毒學員們交流戒毒感受。據了解,北京市強制隔離戒毒所經常邀請成功戒毒的學員回到戒毒所開展座談交流。這種教育矯治的方式被稱作“同伴教育”。
近年來,北京市強制隔離戒毒所利用國際禁毒日的契機,開展了情景劇、朗誦會、文藝演出等活動,以先進文化為引領,對戒毒學員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矯治活動,同時面向全社會開展內容鮮活、形式多樣的禁毒教育。
記者:高健
來源:法治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