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改戲,是為了創作還是一己私心?
網曝“王雷改戲導致對手演員黃軒辭演”,消息一出,網友們都議論紛紛:原來他是這樣的視帝啊...
01
(相關資料圖)
改戲改到對手罷演?
4月27日,#曝王雷改戲黃軒辭演上甘嶺#登上熱搜,一時間,王雷、黃軒被推上風口浪尖,網友們議論紛紛。
其實就在前一日,便有八卦媒體爆料有個大導演的組,兩個主演吵起來了,一個當戲霸,另一個直接罷演。
這事經過一天的發酵,也算是理清了。
爆料的博主稱,王雷和制片人關系非常好,當初《上甘嶺》選角時好多人都不建議用王雷,但制片人堅持保王雷,還給了王雷特別高的片酬,高出他平時片酬的三分之一。
《上甘嶺》開機后,王雷就不停地改戲,制片人帶著編劇,按照王雷的要求改劇本、改所有人的劇本,導致后來劇組演員們都沒有完整的劇本,每天靠飛頁來拍戲。
王雷還聯合制片人一起排擠導演閆宇彤,在片場,基本就變成了王雷跟制片人給演員講戲,直接架空了閆導。
王雷還把黃軒的很多戲份改到了自己身上,忍無可忍之下,黃軒和王雷以及制片人吵了起來,“如果要把我的戲都放到王雷身上,那還請我干什么?我就沒有演的必要了!”
剛好又趕上了北京電影節開幕,黃軒借口離場。
眼看事情鬧大,黃軒工作室出面辟謠,并曬出通告單和劇組現場照片自證。
如此看來,黃軒沒有罷演,但王雷有沒有改戲就不好說了。
其實該劇在籌備之初便吸引了大波關注。
同名電影《上甘嶺》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改編,于1956年12月上映。
影片講述的是志愿軍某部八連在缺糧斷糧的惡劣條件下,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24天,頑強抵抗,最終取得了勝利。
片中的插曲《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傳唱至今。
該電影對于國人的影響力,根本無法用語言形容,所以,此次重拍《上甘嶺》的意義也重大而深遠。
據傳,電視劇《上甘嶺》成本高達2.5億。
主創陣容方面也很強大,這是《無間道》導演劉偉強執導的首部內地劇。
黃軒、王雷、袁文康是主旋律作品里的老面孔了,都是實力演技派演員。
劉浩存和彭于晏的加入,也為主旋律正劇增添了新鮮血液。
據悉,上個月就有消息稱《上甘嶺》開機了,劉浩存已經進組。
沒想才拍了不久卻曝出這樣的事,小妹只能希望少出點幺蛾子,順順利利拍完吧。
02
原來他是“慣犯”?
就在王雷“戲霸”傳言流出來后,有網友扒出王雷疑似在別的劇組也有過類似行為。
據網友爆料,這已經不是王雷第一次當“戲霸”了,陳曉、袁弘都曾遭到過王雷加戲改戲,就連老戲骨陳寶國也未能幸免。
據了解,陳曉曾和王雷合作電視劇《陸戰之王》,這本來是一部大男主的劇,結果男一號陳曉直接被壓番,最后正片呈現出的全是王雷個人的風格。
王雷為了改戲還專門帶了一個編劇應師傅一起進劇組。
以致這劇的另一個編劇意見很大,拍的時候一直在微博瘋狂吐槽:“好好的劇本,亂改什么?”、“再好的劇本,也敵不過人的自私!”
改后的結果便是男一號陳曉直接變成了跑龍套的,被觀眾吐槽電視劇和原著根本不一樣。
這部戲拍攝結束后,很快就有劇組的知情人士爆料稱,王雷不僅自己加戲,還給別人改戲,仿佛全劇組都是他說了算,早上不拍戲,化妝時抽煙,全劇組的人都要忍著他。
該爆料者還替陳曉叫冤,大贊陳曉是素質太高了才不跟王雷計較。
王雷和陳寶國演過兩部戲,一部是《最后一張簽證》,另一部是《老中醫》。
兩人宣傳《最后一張簽證》時疑似不和,沒有同臺。
陳寶國的采訪內容更是有意思,他曾說“是王雷帶著自己演戲”,話里話外似乎都在暗示對方的“戲霸”體質。
雖然陳寶國在夸獎王雷演技,但話卻說得非常耐人尋味:“演了一個配角卻得到了一個主角的邀約,自己也是賺了。”
甚至,陳寶國在采訪中幾度哽咽,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被問到與王雷合作的感受,陳寶國似乎不愿回答,只是含糊其辭地表示:“劇中演員非常不錯。”
陳寶國在業內也算是德高望重、演技精湛的老前輩,遇到王雷也只有認了的份。
在王雷與袁弘合作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中,袁弘演的孫少平才是男主角,而王雷飾演的孫少安是男二號。
可當電視劇播出時,觀眾卻發現戲份最多的是孫少安,孫少平的戲份少的可憐。
有記者當面問王雷:“孫少平在小說里是男一,篇幅多一點,但是到了劇里頭,孫少安是男一了,孫少安的戲更多一點。”
對這個問題,王雷自己也有點心虛,回復道:“其實場次差不多吧。”
他還為自己叫屈,說現在很多人說他喜歡改戲,但他覺得那其實不叫改戲,叫:“二度創作”。
王雷還說拍《平凡的世界》的時候,他天天給編劇打電話,說這場戲他想這么改。
但不管目的是什么,把男二號的戲改的比男一號還多總是不對的吧?
說起來,王雷也算是獲得過主流認可的演員。
他憑借《平凡的世界》拿下了金鷹獎。
憑借《功勛》,王雷又拿下了飛天獎。
眾所周知,飛天獎并不好得,所以一時間王雷咖位大漲,成了“視帝級”人物。
如果可以再拿下白玉蘭,王雷就是滿貫視帝了。
王雷雖然人氣不高,但也是有實績的男演員,如今卻因為改戲而被詬病,實在有點唏噓。
03
演員到底應不應該改戲?
其實演員改戲,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馬伊琍此前在節目中自曝:曾遇到過到了現場(把臺詞)全部改掉的演員。
而楊天真立刻接話道:“我知道你說的是誰了。”
看來也是個圈里人都知道的秘密?
鄭昊本來是一位雖沒什么知名度,但卻經驗豐富的老演員,他曾和章子怡搭檔出演張藝謀的電影《我的父親母親》。
鄭昊也擔任過中央戲劇學院的形體教師,還指導了中國第一部中國戰爭題材的音樂劇《戰爭與人》。
多年以后,卻因為“戲霸爭議”引發廣泛爭論。
在參加《演員的誕生》時,鄭昊搭檔歐陽娜娜表演《我的父親母親》改編片段,向經典致敬。
原本被認為整期節目里最沒有爭議的一場戲,結果卻受到了觀眾一致的質疑。
小品里,鄭昊飾演老父親,歐陽娜娜飾演女兒英子。
整體來說,在這樣老帶新的搭檔里,鄭昊確實用自己的豐富經驗把整場戲和歐陽娜娜的情緒都給帶動了起來。
但恰恰是這么一番帶動,令鄭昊遭受前所未有的評委組團diss。
表演結束,三位導師給出的結論還算中肯,結果輪到BOSS團點評時,第一位嘉賓上來就說鄭昊在演戲過程中完全不顧歐陽娜娜的演技水平,這樣遠遠把年輕演員甩在身后的做法不是一個前輩應該做出的表率,更把“戲霸”這一頂帽子扣到鄭昊頭上。
之后的評委更是一邊倒地指出鄭昊改劇本,給自己加戲,把亮點都強加到自己身上。
而這也引發了網友們的討論,但網友紛紛站隊鄭昊,稱節目組欺負老實人。
節目播出后,面對網上的質疑,鄭昊回應稱:“本人從沒拿過欄目組一分錢,我是來認真演戲的!這就是欄目組給我的劇本,對此我盡力了!”
鄭昊還表示曾因短時間無法很好呈現出表演而想退賽,但因為有拍攝合同,所以必須服從。
前一陣爆火的《狂飆》,張譯也曾被曝改戲。
爆料稱這部劇原本找了青年A和中年B,B把自己的原定角色潤色得非常精彩,沒想到A發現他的角色乏善可陳后不演了,隨后B被安排演了A的角色,B則換成了C,B之前的努力都變成了為C做嫁衣,因此心里不滿。
而B不辭演自然有不辭演的理由,至于C為何不演A,是因為C更適合B角色,簡直量身定做。
于是,有人猜測,這篇爆料里的B疑似指代的是張譯,C是張頌文。
《狂飆》中飾演某位女警察的演員也爆料他給另一位女演員加戲改戲,結果導致自己的戲顯得沒有存在感。
但《狂飆》的精彩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即便爆料為真,或許將劇本改的更好了也未可知?
其實演員改戲或許沒有過多私心,也是為了劇好。不同演員對劇本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是很正常的事,要多多溝通交流,也要顧及他人感受。
劇組是一個整體,再怎么撕大概率也不會鬧到明面上。
凡是有商有量,盡力做到平衡,一個和諧友好的拍攝環境也可以讓身處其中的演職人員身心舒暢。
演員和劇,本就是互相成就的存在。
無論戲份多少,只要演好自己的戲,哪怕是配角也一樣可以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