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農戶掰完早玉米留在地里的秸稈,蓬溪縣向前養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唐向前心里喜滋滋的。他說:“合作社每年要回收5000多噸秸稈。經過粉碎、發酵等程序加工出來的飼料,2000余噸自用,其余的以380元/噸的價格銷往周邊養殖場。養600余頭牛羊要節省一半的玉米飼料投入?!?/p>
(資料圖)
在遂寧,秸稈“身價”不菲,全身是寶。遂寧市堅持“以用促禁”的原則,大力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采取秸稈直接還田、收集貯運、加工處理等方式,實施秸稈肥料化、能源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綜合利用措施,促進秸稈資源循環利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近年來,遂寧市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2022年達到92.26%,2023年預計達到93%。
科學還田 農田吃上“營養餐”
“我們公司在永和家園管理的2500余畝土地,一般是一季小麥加一季高粱。今年的高粱長勢特別好,多虧了秸稈還田新技術?!苯眨谒鞂幨写絽^永和家園,一株株綠油油的高粱苗壯葉展,長勢喜人。
踩在高粱地里,感覺土質松軟。四川天穗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經營部負責人說:“公司購置了先進的秸稈粉碎機和秸稈還田機,將秸稈粉粹成2厘米長短的片狀碎屑再深翻還田,肥田又省時省事。”
“取之于田,還之于田”,是秸稈最好的利用方式。船山區農業局土肥站站長蔡斌介紹,秸稈還田能夠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增加土壤新鮮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土壤有機質含量越高,土壤越肥沃,耕性越好、豐產性能越持久。“由于秸稈還田后土壤孔隙度增加,滲水能力增強,保墑性能好,抗旱抗澇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p>
近年來,遂寧通過引導農戶參與,實施秸稈覆蓋還田、秸稈腐熟還田、秸稈翻壓(深埋)還田、秸稈留高樁還田等還田技術,實施農藝、農機措施融合,大力推廣農作物聯合機收、機械秸稈粉碎還田等措施,有效提高秸稈肥料化利用率。同時,發揮村級組織能動性,統一地點收貯秸稈進行腐熟處理,腐熟后作為有機肥料,無償交給農戶使用,動員養殖大戶把秸稈轉化成飼料,或秸稈直接作飼料,飼喂豬、牛、羊等牲畜,實施秸稈過腹還田。
如今,遂寧種植大戶多采用直接粉碎還田的方式處理秸稈,既防止秸稈焚燒造成環境污染,又有效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地肥力。
今年,全市完成小春秸稈還田84.27萬畝,還田率達46.74%。下一步,遂寧將著重引導種糧小戶和專業化合作社,按照標準化、示范化要求,做好秸稈直接還田工作。
規范收儲運 實現縣域全覆蓋
在遂寧,農田“吃不掉”的秸稈會被打捆機收集后運走。這些離田的秸稈也沒有被浪費。
這幾天,位于遂寧市安居區白馬鎮的遂寧鵬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格外繁忙,工人們忙著把收回來的秸稈粉碎,加工成牲畜飼料。
“今年,公司收購白馬及周邊鄉鎮小春秸稈有16530余噸。”鵬達公司負責人介紹,為提高群眾回收秸稈的積極性,公司對安居區范圍內的秸稈,以每千克0.2元的價格進行收購,同時當地政府也組織專車把秸稈運往加工廠,“公司用收購來的秸稈生產成牲畜飼料,主要銷往貴州,由貴州省畢節市肉牛協會收購。”
白馬鎮白塔村村民譚玉蓉高興地說:“過去我們農戶自己清理這些麥秸,很費勁也很費工。這兩年,政府實行了打捆離田,可幫了我們的大忙。我們不用花一分錢,他們直接就把麥秸給拉走,不僅能抵消點肥料成本,對下一步的水稻種植和糧食增產都有好處?!?/p>
在距離白塔村50里開外的大英縣回馬鎮花園村,大英縣裕盛種植專合社正在忙著把收回來的小麥秸稈制作成青貯飼料。值得一提的是,該合作社創新秸稈收儲模式,將村里閑置地塊作為秸稈收儲點,由村集體經濟聯合社將秸稈按照30元/畝的價格收運回來,再賣給秸稈加工企業。這不僅解決了秸稈前端收運難題,也解決了秸稈存放問題,還帶動了村集體增收。
近年來,遂寧市不斷完善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出臺了《關于推進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對秸稈收集儲運、秸稈多種形式利用環節實行按量獎補,鼓勵公司、企業、個人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專業化收儲服務,培育了一批規?;斩捠諆c和高附加值的秸稈綜合利用企業,構建起縣域全覆蓋的秸稈收儲、供應網絡。 2017年以來,全市培育市場主體114家,建成秸稈集收購、加工、儲藏、運輸于一體的秸稈收儲中心31個,收儲能力達60多萬噸。
因地制宜 小秸稈成大產業“助手”
放對位置,小秸稈也能成大產業“助手”。
在蓬溪縣食用菌現代農業園區,園區食用菌廠區內的秸稈被粉碎后堆積如山,各類秸稈通過粉碎、裝袋、冷卻、接種、發酵等步驟,可用作菌包原料,栽培出美味可口的食用菌。
四川鑫中宇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鐘秀芬透露,秸稈回收后,經粉碎、加料攪拌、發酵、裝袋、高溫滅菌、接種等程序制成菌包,可以培育出秀珍菇、金耳,“秸稈透氣性好,富含纖維素,是制作菌包最好的原料。”
在秸稈制成的菌包里,秀珍菇長得既快又好。鐘秀芬說,基地日產鮮菇30余噸,年消化秸稈3萬余噸,“食用菌生產后產生的菌糠,一部分用作了有機肥,一部分制成了飼料,真正實現了秸稈的綜合利用。”
為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效率,蓬溪縣大力發展以水稻、小麥等秸稈為基料的食用菌生產,積極培育秸稈育苗、苗木基料等生產經營主體,引導和帶動食用菌產業發展,從源頭上解決秸稈焚燒問題。
“蓬溪自2006年冬季開始大規模發展菌類產業,目前食用菌年產量13.8萬噸,綜合產值30.2億元?!迸钕h農業農村局經作站負責人黎金龍表示,迄今為止已培育壯大鑫中宇菌業、琪英菌業、駱峰菌業等30余家食用菌龍頭企業,年消化秸稈達到41萬噸,有效降低了食用菌生產成本,推進了食用菌產業發展。
蓬溪縣發展秸稈基料化利用只是遂寧市探索秸稈綜合利用的一個生動場景。近年來,為實現秸稈禁燒的目標,遂寧市提出因地制宜推廣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五化”利用技術,以便促進秸稈綜合利用向規?;?、產業化、集約化方向發展。船山區從2017年開始,連續6年,每年預算230萬元專項用于秸稈綜合利用的收儲補貼;蓬溪縣以國家級食用菌園區為中心,重點發展秸稈基料化;安居區通過連續2年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的實施,建立了秸稈收儲中心10個;射洪市培育了9家1000噸的秸稈綜合利用市場主體;大英縣集中發展秸稈飼料化利用,培育了萬友山羊合作社等利用主體。
“下一步,我們還將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廣活動,培育設備適用、技術先進的秸稈加工轉化市場主體,提升秸稈產業化能力?!彼鞂幨惺修r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屈超英、衡帆、王金蓉)